冲动的老虎可怕  “冲动的母爱伟大

原创 2016-07-28 光辉岁月2728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723日下午,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老虎咬人事件。起因是一女子在猛兽区违规下车,被一老虎拖走,随后同车两人追上去也被老虎攻击,事件造成11伤。

事件已过好几天,网上仍讨论热烈。几个学生转发了很多信息给我。其中一条:

“针对八达岭野生动物园,老虎咬人事件,网络观点集中如下:1. 不做死就不会死,动物园无责任!

2. 不愧是野生动物园,保持动物野性做的不错,值得一去!

3. 母老虎遭遇真老虎,最后发现自己是纸老虎!

4. 低智商必须被淘汰,这智商活着也没意思!

5. 肯定是亲妈,不是婆婆!

6. 想当母老虎也要分地方!

7. 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!

8. 近日该园猛曽区流量大增,均为中年男士携妻子和丈母娘亲密前往,并长时间停留”。

 

我问学生,你们怎么看这件事?

几个学生七嘴八舌说一通,批评“母老虎”一大堆。说活该,自己不守规矩,怨不得老虎等,然后大谈守规矩的重要性,和网上言论差不多。

我说,怎么感觉你们有点嗨皮呀。几个学生发了调皮表情过来。

我说,生活太单调苦闷,出了一个事情,还和“母老虎”有关,尤其和真老虎有关,新鲜刺激,调侃调侃,也是人之常情。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看热闹,喜欢做事后诸葛亮。如果通过调侃,能够对我们有所警醒,以后老实一点,好好守规矩,也是挺有好处。

学生们说,要守规矩,不能像这个女的一样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我说,你们义愤填膺批评不少,又谈了半天规矩,你们平时很守规矩吗,闯过红灯,逃过课,看过黄色录像吗?到旅游景点玩,每次也是很守规矩吗?扔过垃圾,爬过雕像,摘过花,逃过票吗?

学生们沉默半天,说,谁没犯过几个呀,不都好玩吗,又不是什么大事。

我说,这个女的临时下车,如果老虎没过来,也不是什么大事。高速上,突然变个道,停个车,如果后面没车,也不是什么大事。前提是没有如果,一出事,就是大事,就像这次老虎事件。不要认为当时没事,就认为这不是什么事,以后可以接着犯。

学生们无语。

我说,我也破坏过规矩,逃课逃票这样的事以前也没少干。学生们笑了。

我说,这样说,是提醒大家,不要严于律人宽以待己,刚刚大家批评别人太过,有点落井下石的嫌疑,好像自己就没错。其实,换位思考,我们大家都差不多,半斤对八两,五十步笑一百步。只不过我们更加幸运,而这个女的更可怜,立刻就遭到惩罚。就像有人考试经常小抄没问题,有人一抄就被抓现行。

学生们无语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

我说,老虎吃人这件事,我看到的第一感觉,就是悲剧,就是遗憾。一家人开开心心去动物园,却没能开开心心回家。一个意外,一死一伤,家毁人亡,多么可怜。

尤其听说车上还一小孩,这小孩今后怎么过,这么血腥残忍的事情发生在眼前,会不会给小孩留下心理阴影。这个时候,最需要关注、同情和安慰的,应该是这小孩。当然,还有女人的丈夫,一次争吵,不管真吵假吵,却带来这么大变故,我想这种后果一定是他当初没有想到的,这么大的心里负担,他承受的了吗。他以后如何面对小孩?如果承受不了,小孩又怎么办?

这个家庭已经很不幸,为自己的冲动和不守规矩付出了血的代价。这个时候,我想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同情而不是谴责。这个家庭,尤其小孩和他的父亲,需要更多的人性关怀,让他们感到社会的善意和温暖,让他们有力量继续走下去。

在此基础上,我们再来反思整个事件,避免和减少此类悲剧再发生。先谈规矩这事,大家说了很多,其实规矩的重要性,破坏规矩的危害性,大家都知道。

问题的关键在于很多时候我们不愿守规矩,不愿做老实人,认为老实人吃亏。把不守规矩,作为一种本事,一种胆量。

别人不敢逃课,我逃;别人不敢抽烟,我抽,牛。别人违规停车要交罚款,我找人,不用罚;别人去医院要挂号排队,我找人,不用排,牛。

破坏规矩,有时是炫耀自己有本事有胆量。

又没人,闯一个红灯有啥关系。绕那么远的路,翻一下围栏有什么关系,这钱收了,又没人知道,怕什么呀?

破坏规矩,有时是侥幸心理作怪。

学生们表示赞同,确实有炫耀和侥幸意思。其中一学生说,老师,我也想守规矩,可有时太老实了,别人看不起,我都不好意思。

我说,大氛围不好,确实难做,守规矩是要有定力的。规矩有时就是老虎,老虎有时不发威,你把他当病猫,那就大错特错。破坏规矩,有时不会受到惩罚,但受惩罚概率一定比老实人高。规矩就是规矩,有些规矩,是不能破坏的。一次侥幸,一次出格,有可能就遗憾终身。

学生们说,是,还是老实一点好。

我说,也不是什么规矩都要你们守,陈规陋习就没必要,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总体来说,人还是脚踏实地一些好。破坏规矩,很多时候是耍小聪明。想走的久,走的稳,还是要大智慧,大智若愚,正道前行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我说,现在反思冲动这个问题。大家都说冲动是魔鬼,讲得很有道理。

一学生说,是呀,我一冲动就在网上买了好多不要的东西,要剁手。其他学生起哄,说,你冲动,是要钱,动物园的女的一冲动,那是要命。你这冲动,可以多点,为GDP做贡献。

我也笑了,停了一会,我说,你们想过没有,这个事件有两个人很冲动。一个是女的自己,一个是她母亲。

学生们说,是呀。她母亲也好冲动,为了救女儿,命都不要了,真可惜。

我说,你们这样想很好,我们应该为这个伟大的母亲哀悼。学生们纷纷说母亲的伟大,谴责女儿的冲动。

我问,你们想过没有,为什么两个人那么冲动。

学生说,女的就是气不过来呗,平时就霸道惯了,是只母老虎,火一来,哪控制的住。她妈妈是救女心切,哪顾的了那么多。

我说,分析很有道理。女儿和母亲当时都很冲动,冲动的原因却截然相反。女儿冲动,是心里有气,只想到自己出气,冲动是因为自私,因为心里只有自己。母亲是因为无私,因为爱,因为心里只想救女儿,什么老虎不老虎,危险不危险,都不管了。发心不同,善意不同,境界也就不同。一个可恨,一个可敬。一个自私,一个伟大。

鲁迅先生说,可怜之人必要可恨之处,确实如此。女人没有控制住情绪这只恶虎,任由情绪冲昏头脑,最终被真虎所伤,害人又害己,多么可悲可叹。

 

生命是珍贵的,母亲为女儿可以不顾老虎的危险冲下去,多么勇敢,多么无畏。在这个世界,有一样东西,是用金钱无法购买和衡量的,是独一无二和弥足珍贵的,那就是母爱,伟大的母爱。

可怜天下父母心,危难时刻见真情。母亲的冲动,可亲又可敬。返躬自省,我们平时除了理所当然的索取抱怨,又为母亲做过一些什么,又真正了解母亲多少,又有多少耐心诚意去听母亲唠叨呢?当角色发生转换,如果母亲下车,我们能义无反顾冲下去吗?

学生们沉默了。我说,母爱伟大,不能停留在口头,我们应当多做点现在能做的。最后给大家,也给我自己提两个问题。

当我们遇到危险和困难,除了母亲,还有哪些人会奋力帮我们?在我们生命中,有哪些人,哪些事,是我们愿意为之拼命努力,哪怕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的?

我想,回答好这两个问题,我们生活的方向和人生的意义也就慢慢清晰。